美學教育扎根計劃-國小美術課再設計《美術課裡沒說到的大小事》

台北市文化局 | 2018

 

 

國小美勞課的現況及反思

美術課作為非主流重要科目,在體制內的學習長期被壓縮,或是偏遠地區面臨師資、資源不足的狀況也實非少見。在計畫前期,樹火紀念紙文化基金會為了瞭解國小美術課現況,前往數所學校進行師生訪談與問卷調查。結果發現,台北市國小擁有專業美術背景師資的比例已算是相當高的了,但老師們對於萬年沒有更新的教科書更是感到為難,教案的來源必須仰賴老師自我精進、參與校外研習,或是校內藝能科群老師共組討論。對小朋友來說,美勞課大多被定義為可有可無的課程,喜歡畫畫的孩子能夠投入其中;但相反的,我們以為沒什麼課業壓力的美勞課,卻也有許多孩子反應不喜歡上美勞課,因為被限制或是畫不好……。

 

我將不與你談及美,如果它離生活太遠

樹火作為台灣唯一以紙為主題的博物館,成立二十年來長期投入藝文教育領域,我們從不以紙為限,從自然出發,將藝術落實生活,並且長期深耕本土教育,藝術駐校的經驗已經超過百所、足跡廣遍全台。秉持著「我將不與你談及美,如果它離生活太遠」,在計畫初期號召藝術家群走入校園觀摩課程,和學校教師共同合作開發教案。邀請藝術家以日常的食衣住行樂為題,開發藝術系列教案,扣準生活中的議題與感動,與孩子產生共鳴。過程中藝術家與學校教師幾經調整,努力保留最開放的創意,但同時以實際落實可行的完整影音和電子書圖文呈現,成為臺北市師生最豐富的教案靈感來源。

 

當大藝術家走入校園,和小藝術家一起創作

對於兒童藝術教育有豐富經驗的跨領域藝術家張金蓮老師,這次設計了兩堂與眾不同的課程。《紋身藝術》的課堂上,透過趣味的肢體與戲劇融合故事,生動地和孩子分享傳統原始部落中黥面藝術的來由,「部落民族有戴面具示威的習俗,可以帶給自己威武與勇氣,而有種面具可是直接畫在臉上的喔!」最後再和同學一起用人體彩繪顏料彩繪臉部,並用大片的花葉裝飾自己,小朋友們從一開始怕怕的不敢畫臉,到最後放膽來玩,一張張小花臉隨著非洲擊鼓音樂跳舞,勇敢的展現自己獨特的一面。《仲夏夜之夢》則是引用了文學家卡夫卡的〈變形記〉,「如果一早醒來你變成一隻髒髒臭臭的大甲蟲,會發生什麼事呢?」以此來和孩子聊一聊作噩夢的經驗,接著利用燈影的照射,把自己的影子畫在大畫紙上,掌握「形變」的趣味,透過彩墨來創作一幅和孩子等身大的畫作。

 

                    

                    

 

 

視覺藝術創作者施彥君擁有深厚的東方水墨背景,近期創作則著重觀念傳達,則為孩子設計了「似水墨而非水墨」的課程,挑戰孩子的觀念:「一定要用毛筆畫畫,才是水墨畫嗎?」將古人學習繪畫用的教科書〈芥子園畫譜〉上面的樹譜、山石譜一一剪下,像是拼圖一樣在畫面上排版,原來近的山石越大越深、遠方的樹變小變淡,而留白的畫面可能是雲海、是湖泊、是山路,理解了水墨的精神同時,孩子也發揮想像力,創作出帶點意味的新形態水墨畫。

紙片、鐵絲、吸管,這些垂手可得的生活用品,也能變成美麗的雕塑?擅長金工與紙藝的藝術家陳君岱,把雕塑藝術簡化成小朋友也簡單上手的課程,帶著孩子摸材質、動手做,掌握不同媒材間的組合,引領孩子直覺性的去連結組合,果然同學們所製作出來的成品各個具有獨特美感,一點也看不出是四年級的孩子的作品呢!

 

 

                    

                    

 

 

 

建築師林祺錦以自身建築設計背景,設計了兩堂粗淺進入空間領域的美術課,《空間尺度與顏色探索》裡只提供孩子六塊珍珠板、四種顏色與一個模型小人,在有限的條件下一邊動手搭建、一邊理解水平、垂直構件與空間的關係,變化出無限的可能,而孩子也成功蓋出人生第一間房!《空間穿越體驗》裡,收集了許許多多的回收廢棄物,透過一顆小球在瓶罐、水管、各種不同形狀容器裡穿越,引發孩子在生活中走進隧道、滑梯的空間穿越體驗聯想,打破空間都是方形的框架!

 

 

                    

 

 

藝術的靈感從生活而來,未來也將回饋孩子的生活當中

全計畫歷經為期一整年的執行,已於今年5月完成上線,不過,「藝術駐校」、「美學扎根」,對我們來說不僅僅是生冷的書面教案,在整個計畫當中,第一線教師們的熱情回應、孩子們的揮灑創作,學習中的挫折和喜悅,都讓這個計畫更加扎實與動人。於是樹火特別在2018/6/16~9/15間,將所有教案成果以實體形式展出。在熱情洋溢的暑假期間,都可以在樹火紀念紙博物館欣賞到所有大小藝術家們的繽紛創意。

 


■ 主辦單位:台北市政府文化局

■ 合作單位:台北市政府教育局

■ 企劃執行:樹火紀念紙文化基金會

■ 參與藝術家:王鼎曄、王磑、伍亞軒、李翡文、走路草農藝團(陳漢聲、劉星佑)、林祺錦、施彥君、徐景亭、張金蓮、張佳筠、許琇鈞、許尹齡、陳君岱、陳御辰、曾玉潔、楊之儀、歐懿芳、歐陽文慧、賴怡婷

■ 特別感謝:台北市大龍國小、台北市北投國小、台北市吉林國小、台北市老松國小、台北市明道國小、台北市修德國小、台北市福德國小、台北市潭美國小

 



【教案成果網路平台】

酷課雲: https://goo.gl/F41fqQ 

youtube: https://goo.gl/rynK75 

FB活動頁:https://goo.gl/q6NBcW